描述
綬草是臺灣最小的原生平地蘭,又名「蘭花草」,英文名字也帶著蘭科的優雅,喚做"Southern Ladies Tresses"或"Chinese Ladies tresses"。
綬草主要分布在台灣全島海拔 1000 公尺以下的草地;中國大陸、日本、俄羅斯、東南亞、紐澳等地區亦可見。
綬草是多年生溼地宿根性草本植物,單子葉植物。根粗莖短,個頭大約15~35公分,淡綠色,葉約五片,線狀披針形,簇生於頂端。
綬草是穗狀花序,著生著密集小花,花色紫紅色或白色,花形小巧別緻,帶有淡雅的清香;花序呈螺旋狀圍繞著莖,方向為左旋或右旋不一定,彷如一條綬帶,也就是古時用來繩繫玉飾或印信的絲帶,故而得名。
此外,綬草的花旋繞著綠色的地上莖幹,地下莖部呈人蔘狀,所以又有著「盤龍蔘」、「龍抱柱」等別名。
綬草花期在2月至5月,盛開於3月至4月的清明時節前後,所以又有「清明草」的別稱。
綬草的開花順序是從基部開始,平均每隔1天開花1枚,最後開至先端,開花至花謝平均需17天,花謝至果熟平均需15天。盛花期後植株枯萎,等到8月-9月地下部會重新萌芽,隔年春季開花,如此生息循環。
綬草的果實為蒴果,果期在3-6月,深褐色,長橢圓形,長約0.5公分,被細毛,乾燥後裂開,內含細小的種子,因其內含的營養不足以供應新苗生長,因此綬草身上還有一內生真菌,可以助長種子萌發和存活率。
綬草全株皆可入藥,傳統中醫認為它有益氣養陰、清熱解毒、潤澤皮膚的功效;因其含有特定醇酯,故西醫也將它運用在抗癌用藥。
綬草的花序特別,受人喜愛,適合作為袖珍盆景的觀賞植物,不過,它的野性較強,一般人工栽培不易存活;此外,它的肉質根較脆弱,挖取時需注意不要傷根,否則存活率更低。
與大多數蘭花一樣,綬草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較高,需要濕潤肥沃的土壤、共生菌根菌以及其他生物的共同作用,才能良好生長。
再者,春季的花期過後,沒有粉色可愛小花的綬草,看起來就像一般雜草,容易被忽略而被清除;此外,因為綬草本身是珍貴藥材,也會遭受過度採集,因此,一般田野不易見到,甚至已列入瀕危的野生植物之列。
由於綬草的藥用價值很高,目前台灣已有生技業者進行較大規模的商業培植。
更多介紹 More information
綠色地圖 Green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