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台灣水龍骨主要分佈在中國福建、日本和台灣,是一種附生在樹幹或岩石上的蕨類植物。
不像大多數的蕨類植物生長在較蔭暗且潮溼的地方,可以方便吸取水分,台灣水龍骨這種植物喜歡著生在高高的樹幹或岩石的環境。
不過,這些環境的水分取得不易,為了保持水份和抗旱,台灣水龍骨在葉片與莖或羽片與葉軸的交界處發展出「關節」的構造,如果遇上長期乾旱,葉片或羽片就會一一脫落,以減少水分的散失。大部分水龍骨科、骨碎補科及腎蕨科的蕨類植物都有此機制。
台灣水龍骨的抗旱法寶,除了前述的「關節」的構造,還有一個全世界極為罕見的構造—粉綠色肉質莖,它的粉綠色代表含有葉綠素,可代替葉子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也可以儲存水分。
當久旱不雨時,台灣水龍骨的葉子會一片片的掉落,最後可能只剩下根及莖;此時,莖會持續執行光合作用的任務,以維持植株的生命,等到雨季來臨,新葉片就開始長出來。
台灣水龍骨的葉片長橢圓形至披針形,一回羽狀深裂,看起來像魚骨頭,長可達60公分,寬可達16公分,有「台灣多足蕨」的別稱。葉的正背面均有鱗片及細毛裂片,葉脈網狀有游離脈,位於裂片中脈兩側之兩排網眼,內含游離小脈;孢子囊群圓形,著生在游離小脈的末端。
目前台灣水龍骨的主要是用於庭園造景、綠化環境等觀賞用途。
更多介紹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