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城景觀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原刊於109/2, by 景觀委員/高隆達)
三十年的歲月不算長,但小樹苗可以長成大樹,滋養無數小動物和昆蟲,三十年之間,住戶來來去去,因著不同的理由選擇山居歲月,也因著不同的原因離開,然而有著為數不少的第一代住戶,不曾離開,一起渡過華特所有的風雨及飄搖,從一些資深住戶的記憶,我們來一場時光旅行,重現華城的過去。
當年建商以造鎮的夢想規劃白牆紅瓦,乃仿照西班牙城鎮風格,保留大量的原生林(大都為雜木林),在重點區塊植樹造景,增添色彩及美感,華城一路大門哨進來,沿路有各種顏色的杜鵑花爭奇鬥艷,杜鵑花後面斜坡則保留了原生林,當時的杜鵑花道媲美陽明山,也是讓住戶一進來後無法不買房的主因…




108/4主委的話 ~ 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社區
/
(原刊於108/4, 108主委/劉邦能)
三月初連續數日的低溫與春雨,著實讓人感受春寒料峭,然而在溼冷的氣候中,看到山城裡接續盛開的櫻花及杜鵑花,仍是讓人滿心欣喜春天即將到來!
二月份因通訊投票參與人數未達最低門檻,遲遲未通過的社區年度總預算案持續卡關引發爭議,管委會主委及數位委員辭退,各區遞補委員於三月初就任,…

低碳社區標章-大台北華城居民的努力方向
/
108/2, 周沅錞稿/E-78郭秀玲審稿
居住在臺灣的您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原本四季分明的氣候,好像慢慢轉變為冬夏二季,再看看世界其他國家,這幾年發生在各地的颱風、颶風、乾旱或大雪,這些極端氣候的出現,都是氣候變遷的影響。然而導致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則是溫室氣體的效應,去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在波蘭卡托維茲舉行,國際社會不只要嚴肅面對「巴黎協定」後溫室氣體減量工作的推動,身為地球一份子的我們對此溫室氣體的減碳工作也應該要有所行動。
降低全球暖化及節能減碳,和維護環境乾淨一樣,是社區每個人都應盡的一份心力,應從自己居家節能生活開始(如圖-節電九應真經),使用有一級能效標章的高效率能源電器,而在整個居住環境社區方面,新北市自100年起首創「低碳社區標章認證制度」,於環保局成立「低碳社區發展中心」,鼓勵社區從綠建築、綠色能源、循環資源、綠色交通、永續生活環境及創新作為等6大面向著手,努力達成取得「白金級」、「金熊級」或「銀鵝級」低碳社區標章,迄今新北市總計已有91處社區獲得認證,由社區做起,一起來共同努力打造新北市成為低碳城市。
107年大台北華城社區為申請新北市低碳社區標章,在主委及全體委員的努力下,從家戶節電輔導開始行動,再來對於公設區域可繼續努力去完成以下的作為,以善盡地球公民節能減碳的工作: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