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戶風華-五大浮世繪師展」知性之旅
0 評論
/
(原刊於109/10, B-54林宜臻、曾⽂廷)
浮世繪是花街柳巷的性愛春畫,或是美人出浴、羅衫輕解等的情色畫嗎?那誤解可就大了。若僅是如此,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怎麼可能在1960年召開的世界和平評議會,被認定為世界的文化巨匠;1999年獲選為「千禧年影響全世界百位名人」唯一的日本人;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

陳毓襄華城獨奏會
/
(原刊於109/8, E區胡耿銘)
主菜
小時候,從南部來台北唸大學的表哥常來家裡作客,每回進門總是直奔鋼琴,打該琴蓋直接就談起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熱情》,我常坐在一旁,有時幫忙翻譜,但大多數時間是帶著欣羨眼光聆聽演奏。表哥身型壯碩,彈起貝多芬充滿力量,氣勢十足,聽習慣了總覺得貝多芬就應該是這樣,後來表哥負笈美國,畢業後定居異鄉,鮮少有機會再見到他,只留下貝多芬《熱情》奏鳴曲的美好回憶給我。
及長,逐漸蒐集一些《熱情》奏鳴曲的錄音,也在國內外音樂廳聆賞幾次現場演出,始終無法找到兒時那種近距離的衝擊,然而,今年盛夏就在華城社區俱樂部,陳毓襄老師的一場獨奏會端出《熱情》奏鳴曲作為主菜,竟讓我重拾這首樂曲的美好回憶。
沒錯,這是場社區音樂會,因而得以擺脫置身音樂廳的嚴肅感,有限空間裡,聽眾與演奏者也不再產生音樂廳那種疏離感,這一切都恍若小時候在家裡聆賞表哥彈奏的環境,更厲害的是,陳毓襄老師彈奏的《熱情》奏鳴曲觸鍵厚實,氣勢堂皇,正是我夢寐以求的貝多芬。有趣的是,陳毓襄老師在彈奏前,特別講述以《熱情》奏鳴曲參加1990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國際大賽的特殊意義,讓當晚演奏多了另一番深刻。
貝多芬從1804年開始構思第23號鋼琴奏鳴曲《熱情》,直到1807年2月才發表,創作期間,他同時著手進行歌劇《費黛里奧》、第4號交響曲、第5號交響曲《命運》等作品,這些音樂同時擺脫古典時期之形式包袱,貝多芬將樂曲結構大幅擴張,並植入個人浪漫意念,於是音樂更顯得洶湧澎湃,如此效果在《熱情》奏鳴曲與《命運》交響曲嶄露無遺,從《熱情》奏鳴曲如脫韁野馬般奔放的第一樂章,我們立刻能夠感受那凌厲的戲劇性,陳毓襄老師特別提示其中與《命運》交響曲雷同的命運動機,直搗樂章核心精神。第二樂章的行板在平淡旋律中傾瀉而出,隨之展開的變奏卻益發優美,然而內心似乎深埋著對命運的感慨。對比和緩的第二樂章,如疾風驟雨般的第三樂章緊接著爆發開來,引領樂曲邁向動人心魄高潮,貝多芬曾對弟子提點:「若要了解此曲,可讀莎士比亞《暴風雨》一劇。」足見其蘊含之爆發力。
沙拉&濃湯
毫無疑問,扣人心弦的《熱情》奏鳴曲是當晚音樂會主菜,不過我們也別忽略主菜之前的沙拉與濃湯。擔當開場重任的是由Egon…



生態桌遊派對~ “自然鳥不起”
/
(原刊於108/8, D-025陳美玉)
「桌遊」對我來說是個陌生的名詞,更不知道是一種遊戲。第一次看到這個名詞是在華城月刊(華城樂學堂)刊登的生態桌遊派對。
好奇地報名了7/7…


生命史詩你我他-「天長地久」研討紀實
/
108/2, 華城讀書會梁玫玲
華城讀書會在2018年12月27日,於管委會三樓,共讀龍應台女士所著「天長地久」一書。
作者在2014年12月辭去文化部部長職務。三年當中的官場實務經驗,她看到一個時代的崩解、價值的潰散,質疑文字和思想還有立足之地嗎?這本書就是她自我放逐多時,在一群文化知交的努力奔走下,協助她找回“單純的初心”與”溫情與敬意”後,才有這本書的問世。
楔子-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