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城高爾夫聯誼

6月28日(周三)在老淡水(台灣高爾夫俱樂部)舉辦,開球時間為上午11時48分

4/15健行野餐散記

4/13 健行活動事前準備 感謝園藝組的協助與支援!修剪雜草與清理華格納步道。等待芳鄰的來訪! 話說:華格納步道我們稱它為華城後花園養生又環保,隔離了道路上的汽車排廢氣。散步或健行皆宜,還可以不經意的觀賞多樣原生物種:喬木、藤木、菌種、花草等等及過路客小動物的不期而遇!如猴子、松鼠、穿山甲及各類飛翔的鳥兒偶而還會遇見曬太陽的蛇類!可遇不可求可當心不要踩到喔!在華格納道上不僅可活動筋骨健身也經常目睹愉悅令人會心一笑的景象。午後的華格納健行途中經常碰到20來隻猴子攜幼扶老排排坐享受溫馨的陽光超級有看頭!請芳鄰切記不能餵食喔!入走華格納也請配帶支登山杖較安全。 4/15…

誰在輕敲生命四大終極關懷?

這是讀書會於2022/12/23與2023/03/23日良辰吉時,邀請諮商心理師林伯聰先生在華特三樓所做兩場演講的概要。講題很長,請看倌們好好看吧!   講題是:「淺談存在心理治療中的四大終極關懷-死亡、自由、孤獨與無意義」。題目說啦:一是淺談;二是從存在心理治療的觀點來探討;三是四大終極關懷是啥?原來是「死亡、自由、孤獨與無意義」。這四項非常有意思!   不能免俗地,要介紹一下講師 。這位林伯聰諮商師,出身於望族 ,家族旅遊去一趟沖繩,就是40人起跳。家族成員打從一出生,就是含著鑲鑽湯匙的,生而為人的使命就是:優秀更優秀!如果大學聯考,不小心上了台大以外的大學,那就不敢在家族聚會露臉了!簡直是家族之恥!   這位高富帥的”伯聰哥”,一路華麗轉身,讀到台大電機工程碩士。優異是他們家族成員的日常與必然,但這不是他內心的渴盼。   讀完電機工程碩士是給父母家族一個交代(還好!不是出家去了!),他最後毅然決然地捨棄他自己能預料未來的高薪職涯生活(一成不變的生活步調,讓他有窒息感!),跳上心理學領域,擊碎家族對他的寄望,留下震驚錯愕的迴響。   當年他在台大旁聽心理系的課程,媽媽就揪心地迸淚,不祥的預感啊!……,家庭革命是免不了的!這位怪咖,服從了內心的渴望 ,朝著心理學聖殿揚帆而去,而今他就在華特三樓,以兩堂課來介紹生命存在的四大終極關懷!   這四大關懷對我來說,都是”生死學”的課題。生而為人,你想要活出什麼樣子?在臨終之前可以了無遺憾?我可以做什麼、留下什麼?是呀!泰戈爾說:”當願生時麗似夏花,死時美如秋葉!”這是多麼淋漓盡致、曠達喜悅的事!   話是這麼說啦!欸!活著很幸福與活著很艱難,並不是兩點一線那麼直接。「死亡、自由、孤獨與無意義」字面上很哲學,對個人來說,那是生活的日常與況味!   幸好吾道不孤,伯聰諮商心理師,在兩次專題講座中,暢談生命的四大關懷,觸及每一位讀書會成員的生活經驗,而有了兩場熱烈深情的互動講座。   “伯聰哥”年輕幽默,擅長以理工科明晰精確的字眼來闡述心理學名詞,在愉快的互動當中,不忘以貼身親友或個案的經歷,讓在場聽眾笑聲連連,大呼過癮!難道是我們那麼容易被取悅嗎?   這兩場講座內容豐富,筆者簡要略出,因為講師是淺談嘛!其實是內容太多,難以完整呈現現場歡愉之全貌(有人這樣去扣問生命的終極關懷嗎?)   ★存在心理治療 存在哲學是19世紀初以來從齊克果﹑尼采以來,存在哲學一系相承的系統。此學派出現在西方科學革命之後,人被數據化與理論化,時鐘定格了生活節奏,大家追求符合社會體制規範的生活,什麼是對的,什麼是好的?標準是否要遵循……?習慣標準答案與既定的操作流程。此時,人主觀的感受與意識被忽略。   特別在當代資本主義以利益為導向的世界裡,透過對於個人主觀感受的肯定,試圖恢復個人的主體性,進而肯定個人的存在樣態,並重新思索人和人之間該如何相互對待,就是存在心理治療的核心。   存在心理治療主張所有問題回到個人身上,思考外在事件對個人情緒與感受的影響,並採取面對外在比較好的方式。   ★…

被疫情催生的新生雕塑家

被疫情催生的新生雕塑家 緣起    …

手機攝影課之二:如何將照片修得更有美感

手機攝影課之二:如何將照片修得更有美感 手機攝影第二堂課,針對拍攝完之後的照片,閔其慰老師介紹如何利用修圖軟體讓照片顯得更接近肉眼所看到的一樣,12月12日有26位芳鄰出席。 修圖不好嗎?覺得自然比較好?手機有把自然拍出來嗎?有些手機像是蘋果手機拍出來暗的地方很暗,亮的地方沒有層次,畫質雖好,但眼睛看有層次,拍出來卻沒有,也就是沒有細節。這就需要修圖來加強照片的層次感。為何有人覺得修圖是假的?是因為修過頭了。網路上的照片很多都是修過圖的,修圖就像女人出門化妝,不化妝出門沒有禮貌。修圖不能造假,修過頭就是造假。修圖是讓你回歸到原本眼睛看到的樣子。像眼睛在逆光之下仍可以看到人臉的層次,但手機拍出來就會人臉變黑,這時就可以修圖來讓人臉跟眼睛看起來一樣有層次。 修圖可透過APP商店下載軟體,這裡以「美圖秀秀」軟體為例來教學,這個軟體功能基本上已經很多,能滿足修圖一般需求,其他軟體也有類似功能,若有興趣也可以去下載來試試。 「圖片美化」進去選一張照片,根據照片中例如人臉黑了,把臉調亮一點。如果想要剪影效果,可以把暗部調得更暗,達到反差極大的效果。盡量做到「亮部有細節,暗部有層次」,就是修圖的要訣,讓照片回到肉眼看到的自然樣子。如果是刻意要創造反差極大的效果,例如要拍攝剪影則不在此限。 照片如果拍攝人臉太黑,這是常會碰到的情況,想要暗的地方調亮,就需要修圖。應用APP除了看中文之外,還要看圖樣或符號,因為很多APP中文的意思不是很明確,翻譯過來的意思都不一樣。像編輯其實就是裁切。三個顏色不同的圓圈圈就是濾鏡,是套一些顏色的色調進去。調亮部、暗部、飽和度就在調色,三個功能分別在調光效、色彩和細節。亮度指的是整張照片的亮度,如果只要調亮人的臉部,則不是調亮度,局部調就要找暗部,在這裡調亮就可以把人臉從暗調亮。這裡調亮不僅是人臉,照片中一些比較暗的地方像草皮或樹影,也都會跟著調亮後變得比較亮。如果要把太亮的地方調暗,則是調整暗部旁,安卓手機的「打亮」,蘋果手機是「高光」,調整可以把本來較亮的地方調暗或調亮。飽和度在「色彩」,如果需要就調整飽和度,視需要變更照片的飽和度。調整完後按打勾(V)完成調整。這些功能在拍夕陽時很好用。全部完成後按「儲存」。 再來一張風景照,拍出來可能也會有明暗不同,需要把暗的地方調亮,把亮的地方調暗,再加一點飽和度,讓照片更像是肉眼看到的樣子。 在調色裡面有「細節」,其中有清晰度和銳化,銳化在要想貓的毛或人的頭髮或雨絲更細緻時可以用得上;清晰度則是讓雨絲更清楚一點時可以用,比較偏向光影的立體。如人臉上的法令紋或魚尾紋縐紋,是因光線的關係,顯得很清楚。調整降低清晰度可以把光打在人臉上讓紋路減低細紋,讓光影不再立體,這也是蘋果光讓人臉少紋理的原理。拍風景照後需要更清楚時,調高清晰度可讓風景照顯得更立體。 照片大小中顯示的數字,如4032X3024指的是1200萬畫素,指畫面面積裡面有1200萬個畫素,每個畫素是一個顏色,照片就是所有畫素組合成。如果裁切,畫素會被裁掉減少。1200萬畫素可以洗出10X12吋照片,畫面才不會出現馬賽克。大約是A4大小。LINE官方會限制傳照片在200萬畫素以內,如果要傳原拍照大小的照片,要選擇「傳送原始畫質」照片,才不會被限制壓縮畫素。 除了修照片的「圖片美化」之外,還有一個專門修人像的「人像美容」,內容有美容配方、一鍵美容、美妝、面部重塑、瘦臉瘦身、增高塑形、磨皮、膚色、祛皺、去斑去痘、眼部精修、肌膚細節等,都可以依照需求去修圖。另有去背及換背景等功能,可以換任何背景,加邊加框等。不過這個軟體只針對人去背換背景,動物無法辨認。 (G區…

手機攝影課之一:手機構圖與人像拍攝訣竅

手機攝影課之一:手機構圖與人像拍攝訣竅 今年基金會的最後系列活動,三堂手機生態攝影課程,12月5日是第一堂,內容重點是手機的構圖與人像拍攝訣竅,有35位芳鄰參加。閔其慰老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並且以實例介紹,讓參加的芳鄰們在學中做、做中學,實地了解手機的攝影要點,讓手機不再只是簡單的通訊功能,也能是很好用的相機,隨時隨地都可以記錄身邊的影像。 手機內的相機有那些功能?閔老師說,首先要知道怎麼拿手機拍照。 手機拿著拍照時要怎麼拿?單手拿還是雙手拿,拍照時用食指戮、用單手拿,都是錯的。用戮的或單手拿都會讓手機震動而影響拍照品質,正確的是以雙手扶手機並用大拇指按就不會震動到。為什麼拍照時不要震動到很重要?因為在天氣比較陰暗時,相機快門曝光時間會比陽光下長,任何震動都會影響拍照的效果。如何讓手機拍照時不要動到或受影響,是影響拍照效果最重要的地方。 拍照完是否馬上將手放下?當你按下快門時,可能相機還沒有完成記錄影像,至少拍完之後等照片顯現出來,也就差不多等一秒鐘左右,持手機和等拍完這兩個拍照技巧非常重要。 拍照時螢幕可以調亮度。蘋果手機觸到螢幕時出現方形,旁邊有個小太陽,這個小太陽就是調整亮度的地方,一般手機是上下調整,只有三星手機是左右調整。如果拍照時有點暗,就可調亮一些;如果要暗時就調暗。 手機拍照時點在螢幕上,就會顯示出測光的結果,試著調整亮度或暗度,找到你需要的明暗度。測光時是依你想要以那裡做為測光基準,就點在那裡,像是以人為主就點在人的臉上,要以其他物事為主就點在其他地方,這就有如相機輕按快門時會對焦的效果一樣,按在螢幕上的地方就是對準這個地方測光。 在手機螢幕上測光,手放之後就會回歸到原先設定,也可以將此鎖定,只要按螢幕三秒就可以鎖定,就看你是否需要鎖定來調整。但這個鎖定只限於拍照時,如果拍完照去看照片或移到其他功能時,還會跳回原來設定,也就是歸零。較新的手機有曝光補償的功能,覺得曝光不足時就按「+」,如果太亮就按「-」,這種調整不會自動歸零,所以在拍完後要將其復原,否則下次再拍照時,就會有曝光過度或曝光不足的情況發生。 雖然手機有閃光燈的功能,但效果不佳,閃光燈可以用,但效果不好不如不用。 在拍瀑布時,如果以相機內建功能,拍出來的瀑布照片較清晰,瀑布沒有綿綿不絕的感覺,可在拍完後叫出照片,在左上角按下選用長時間曝光的模式,就可拍出瀑布綿綿不絕綿花的感覺。不過這個功能如果用LINE傳給別人時,他人接收到的照片是無法顯現這個效果。如果不是蘋果手機而想要有這個效果,可以用「專業模式」來設定想要的拍照元素,也可以達到此一效果。 如果想要拍「銀河」,每年6月到8月可在沒有光害的地方,將手遮住手機鏡頭,手機在偵測到過暗時,會出現指數,點進去可調曝光秒數,至於調至的曝光秒數則是由手機內建功能決定,夠暗才會出現,但此一功能只有蘋果手機才有的夜景功能。其他非蘋果手機,較新的大多都有夜拍模式,可以利用。但拍銀河時一定要無光害,沒有月亮月光,並且沒有雲遮住,在好天氣時可能嘗試,大約在6至8月傍晚6點左右從東南方向升上來,到8、9點時移到上空,此時都是拍銀河的時機。將曝光秒數調到30秒,手機架在腳架上才能穩固不動。安卓手機可用專業模式,光圈調到最大,ISO調到500左右,曝光秒數30秒,也可以拍到銀河。 逆光拍攝人像,背光拍照不同相機會有不同效果,有些臉會自動補光亮起來,有些會將臉美膚,現在多數手機都可自動修圖,不必迷信要買最貴的手機,就看你需要手機的相機有何主要功能,拍人或拍景物,不同手機各有較強功能,就看自己的需要去選擇不同手機,並非愈貴的手機拍照功能愈好,要看你需求的是什麼,重點在那裡。 當然,愈新的手機所含的相機功能愈強,但也不可能常常在換新手機,就可在拍照時的一些技巧來補足。像順光拍照,避免逆光拍攝就是最基本的概念。手機感光元件很小,拍出來的畫質一定比不上相機,因此更要注意在天氣好太陽下順光拍攝。順光的意思是將手打開,只要太陽光不是在前方,不要出現在畫面上,就是順光,反之則是逆光。 如果手機有HDR的功能就將其打開,會自動在逆光拍攝時補光,臉不會變黑而是亮的,本身就有修圖補光的功能。如果沒有HDR功能,無法補光時,乾脆就拍剪影,也是不錯的選擇。 拍攝構圖,井字形三分法是很重要的概念,把重要的元素也就是主角放在左邊或右邊,利用九宮格的線條去擺放你想拍的元素,就是最基本的構圖。當拍倒影時則可以二分法,當然二分法三分法是可以混搭的。 拍照沒有對錯,我們要的是故事,例如一棵樹在主元素位置,有一個人騎著腳踏車,人的位置不同代表著不同的意義,向著樹來就好像要來到樹的區域,背著樹則代表著如同要離去的樣子,就算是出框面壁也沒有關係,因為我們是要表達一個故事,因此表現方式不同,拍照方式就不同。 當手機用超廣角功能時就能對著太陽拍出光芒的效果。所謂超廣角,每支手機相機都有不同的鏡頭,不同鏡頭有不同焦距功能,大部分都是1倍或2倍,還有0.5或0.6,每個鏡頭都有相對應的焦距功能;如果只有一個鏡頭是無法變焦的,0.5是超廣角,1倍是廣角,2倍則是標準鏡頭適合拍攝人像。有些有更大數字則代表焦距更長更遠。拍攝盡量以光學鏡頭,也就是所附鏡頭本身功能拍照,不要用數位鏡頭,拍出來的效果不好。廣角鏡頭邊邊角角會拉長變形,拍半身人像適合用2倍標準鏡頭。1倍廣角適合拍全身。超廣角鏡頭可以拍出星芒的感覺,太陽天之下,以超廣角從縫隙中拍照,就可以有光芒效果出來。 手機拍照適合拍倒影,貼著湖水、玻璃或倒水製造出來鏡面效果,甚至汽車的引擎蓋也可以。手機鏡頭很小,倒水一點點就可以,不必倒太多水。 如何拍人像 拍人像的重點不只是人,而是背景。背景好看人像就好看,拍人像時背景一定要單純,以景帶人,景比較多;以人帶景的話背景一定要單純。拍攝時也要注意構圖,三分法九宮格的要領。取景及構圖做好了,人就好看,而且不管換任何人都一樣好看。如果背景很亂,就改成人像模式拍攝,將背景變成矇矓,以突出人像本身。 (G區…

隨地取材左手香手工皂及葉拓教學活動紀實

隨地取材左手香手工皂及葉拓教學活動紀實   10月29日上午華城下著綿綿細雨,但在俱樂部二樓會議室卻是熱熱鬧鬧,32位芳鄰在陳玉玲及姚秀鳳兩位老師帶領下,氣氛火熱地學習著左手香手工皂及葉拓的製作,看到親手做出來的手工皂及葉拓提袋成果,每個人都意猶未盡地希望基金會能多舉辦這種親子手工體驗活動。   這次活動意外地受歡迎,第一次僅限30個名額在公告之後,不到2小時即告額滿,經向兩位老師爭取到增加20個名額,公告之後15分鐘就報名額滿。不過活動當天可能受到天雨影響,有18位報名的芳鄰並未出席活動,對於無法報名而向隅的芳鄰來說,未能珍惜名額的機會的確有些可惜。   教授手工皂的是多才多藝的陳玉玲老師,家中有特殊罕見病兒要照顧,卻可以學習多種才藝,現在教學之外,也仍繼續進修。除了手工香皂,她也精於飾品結藝設計編織等。為了提前準備材料,玉玲老師光是將新鮮左手香打汁及材料備工就做到當天凌晨3點多,就為了讓參加的住戶們少一點過程中所需花費的時間。而且用的材料全部是天然成分,成本更是化學材料的7倍,為了華城這堂手作課,幾乎是不敷成本付出。   玉玲老師介紹,手工皂製作的主要工具,包括打蛋鍋、打蛋器、溫度計、大小量杯、抹布、矽膠刮刀、小型磅秤,以及裝皂模具(牛奶盒及餅干模具皆可)等。   材料方面則是主要成分(5人份量每人約180克皂液):左手香(汁液223克),以及所需的油品,包含:橄欖油210克、椰子油150克、棕櫚油150克、乳木果油脂60克、蓖麻油30克,以及氫氧化鈉89克,精油12…

待在家的日子 - 華特青壯藝術家 甘逸豪

  甘逸豪  簡介 甘逸豪,1988年出生於台灣。對美的認知啟蒙於父母的藝文薰陶,從小就喜歡畫畫,天生對圖像與色彩頗有敏鋭度及觀察力,雖非美術科班訓練,但從高中起一路就讀藝術相關系所,畢業於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現仍在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進修中。他原本的興趣為廣告平面設計,學生時期曾多次入選時報廣告金犢獎;後來自覺個人興趣忽焉由廣告設計轉向攝影的影像創作,對於結合行為藝術的觀念攝影尤感興趣,作品多從自己的感官經驗與記憶出發,反應生活環境的氛圍,同時也將自我認同與存在意識置於作品核心。 甘逸豪從2010年積極投入攝影創作,作品曾獲美國國際攝影奬(International…

華城五月天

華城五月天,該是感恩母親、慶祝母親節的日子…偏偏疫情爆發,大家都繃緊神經應付病毒去了!亮麗幾天的花樹們,鋒面來又是一片打趴! 雨季來,但屋簷下的天竺葵還是綻放得笑顏大放;不需強光的海豚花,也躲再樹下可愛得跳躍著…疫情下,平安就好,大家心平氣和…所有人都康健。   【天竺葵】 天竺葵(牻牛兒苗科)是包括約230種多年生肉質的屬,亞灌木或灌木植物。原產非洲南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