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莉的捏麵人 – 學、教、走過
熙莉的捏麵人 – 學、教、走過
I-02 呂熙莉
只記得是大兒子嬰兒時期(民國78年)開始瘋狂的,瘋狂到孩子吃奶時間都錯過了!偏偏生了個肚子餓也不哭的小孩,印象中,就是在罪惡中學過來,因為捏麵人很多時候是要“一氣呵成”,否則粘不上去!喝奶時間就…常常2餐當一餐餵,這款娘!難怪孩子養得瘦巴巴😔~
當年是用糯米粉做的,我本身是理科生,很有實驗精神,自己做麵糰、試鹽量、試防腐劑量;也上廸化街買各種顏色的「食用色素」….好不忙乎!
當年材料是「糯米糰」,所以保存有期限(還是會發霉、鹽太多就潮掉 硬不了),而現在是「樹脂」則可永久保存。只是當年那些精細的「趙子龍」、「關老爺」、「花旦」等都因發霉丟了。現在若要重做,還真找不出可以很長的一段安靜時間。
之前在小學代課時,捏麵人很受學生歡迎;12年前,也在華特開過課。教學以卡通公仔為主,若要做到古典人物,得要練好一段時間才能有該等功力。
卡通公仔的教學,我又發揮理科女的“邏輯分析”,總是從理論下手:
- 公仔若有配件,如兔子手上的紅蘿蔔、哆啦A夢手上的捧花,都要先做好,否則時間上來不及!
- 黏在主體的細件,如DoDo龍的鬍鬚、比卡丘的電尾巴,都是在主體做之前要準備好。
- 對稱的2者,不要期待手一捏就2糰一樣大,要利用做饅頭分大小的方法,從長條切割出,才較有把握。畢竟,眼睛一大一小看起來就是不對勁!
- 每一個麵糰,不管大小,都要在手上充分揉捏過,利用手温,將麵糰的黏度控制在最佳狀態,糯米或樹脂皆是。
教學守則雖像實驗報告般,但是是管用的。
一般來說,樹脂黏度較差,所以,速度、簡潔很重要;糯米糰黏度雖好,但是陰乾過程容易裂,所以不適合“塊”狀,而是適合薄層堆疊,這就是古典人物用糯米糰容易成功。目前留下的,也是以卡通公仔居多。
捏麵人玩久了,自然會來到「看到任何圖案,就可以捏出來」的境界。這技能,以後“帶孫”應該用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