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正榕就是我們常說的「榕樹」,在台灣是常見的樹種,廣佈於東南亞至大洋洲、澳洲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榕樹是常綠的大棵喬木,樹高可達20公尺,樹幹粗壯,樹皮光滑,幹多分枝,全株都有白色乳汁,舊時代的人們會用這些乳汁來外敷疔瘡,去膿消腫。
榕樹最明顯的特權就是,樹冠會有許多像鬍鬚一般的叢生根從枝幹下垂,稱為氣生根。由於榕樹生長快速,當它的氣根長到地面後會變粗,成為支持根,可用於支撐整棵樹,也有助於水份養份的吸收;氣根密佈看起來有著一樹成林的景象。
榕樹真正的花及果都是生長在俗稱榕果(隱花果)的花托裡面,必須依靠榕小蜂才能進行花粉傳遞工作。開花結果的時期是春天至夏季。
榕果成熟後也會吸引白頭翁、綠繡眼等鳥類覓食。而種子又會隨鳥兒的排泄物四處傳播,有時會在牆縫、露台或其他樹上發芽。榕樹的種子一旦在其它樹上成長,樹幹就會不斷向下延展到地面,把原本的樹勒緊無法存活最後取而代之,這是熱帶樹種常見的「絞殺現象」。
清代屈大均所著《廣東新語》記載:「榕,容也。常為大廈以容人,能庇風雨。又以材無所可用,為斤斧所容,故曰榕。」榕樹的樹形龐大,枝葉濃綠,能容人納蔭。不過,榕樹的木質疏鬆,所以只能作為船槳或臨時性的板材使用。
台灣各地的榕樹巨木旁,或有座椅可乘涼休憩,或有小座土地公廟供祭祀,也常被尊稱為「榕樹公」。
更多介紹 More information